科技特长生已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,许多家长将其视为孩子进入名校和重点学校的一条重要途径。然而,仍有许多家长对相关政策不甚了解。今天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关于科技特长生的相关事宜。
01.什么是“科技特长生”?
科技特长生是经过教育厅、教育局发文,有正式定义的且享有特殊招生政策的群体。
对传统升学方式而言,这是一条非常规升学的特招赛道。如果要走科技特长生赛道,需要孩子在市级以上的特定的比赛或竞赛中,拿到三等奖以上的奖项。不同地区的认定标准不同。
02.科技特长生为什么这么火?
科技特长生并不是这两年才火起来的,从2015年开始国家就推出了一系列政策,大力推广科技特长生。
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,体现着我们国家战略层面的长远规划,培养科技创新人才,成为科技强国。
这样的政策背景和大趋势,不论是国家,还是高校,都在鼓励科技人才培养。科技特长生,就是成为该领域人才的方式之一。
03.成为科技特长生有什么优势?
科技特长生最直观的优势:助力升学
目前我国科技特长生政策已经覆盖22个省份、4个自治区、4个直辖市,全国覆盖率已达到76%,河北、山西、辽宁、吉林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陕西、甘肃、内蒙古、广西、新疆、北京市、天津市、上海市、重庆市都已经有学校招收科技特长生。
另外,科技特长生还与强基计划息息相关。
1.强基计划
强基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试点,国家为了促进基础学科发展,培养战略所需高端人才,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,走高考统招之外的单独录取通道。
简单来说,强基计划就是高中升大学的特招赛道。
截止目前,强基计划共有39所双一流大学作为试点高校 。
强基计划中有40%的重点专业都和编程相关,认证科技特长生的科技创新、机器人、信息学、航模类等竞赛与强基计划专业重合度高,竞赛成绩在强基计划录取时可以作为重要证明,具备优先录取资格。
所以,很多家长也将“科技特长生”作为孩子冲击名校、重点学校的一条路径。那科技特长生在升学中,又有哪些“红利”呢?
04.科技特长生升学红利
1 小升初阶段 可以在学校申请时重点强调自己的优势,并提前投递简历以增加录取的机会。
2 中考阶段 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进入重点高中,为未来多一个选择。
3 高考阶段 这个阶段,有机会享受到高考加分、保送名校等政策红利,并且还能受益于科技元年的时代潮流。
有些家长认为,能够被“985名校优先录取”只是极少数的孩子。 实际上,如果孩子符合这些条件:好奇心强,喜欢拆卸和组装物品,并对电子产品具有高度敏感度,都可以考虑规划科技特长生路线。
05.科技特长生之路如何规划?
小学低段是优质起点,小学中段是正常起点,初中二年级是终点。
早知道,早发现,早培养,早规划。“幼—小—初”的三个核心阶段:
1 幼儿兴趣培养阶段 幼儿时期,也就是孩子在2-6岁时,要着重培养孩子的基础思维与逻辑能力。家长可以选择积木建构类的学习,对孩子进行启蒙,调动孩子的兴趣与好奇心,激发孩子学习兴趣。让孩子尽早接触自然科学、数学、艺术美学、生活常识、机械结构、物理学等知识点,同时锻炼提升专注力、创造力、沟通表达能力、协作能力、观察力、抗挫能力等个人能力。
2 科技启蒙培养阶段 孩子在小学时期,即孩子6-11岁期间,要紧抓编程、机器人、考级、竞赛。通过培养编程逻辑,通过感知、体验、创造的过程培养探索和创新能力。1-3年级:接触考级、竞赛活动步入小学后以培养孩子兴趣为主。从三年级开始,鼓励孩子接触相关考级、竞赛活动。家长也能通过考试的结果,清晰了解孩子学习情况,让孩子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节奏,以便开展后续的学习规划。4-6年级:通过参加考级和竞赛活动荣获国内权威专业考级、省级赛事证书,科学的评测能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编程知识掌握程度、及时查漏补缺。获奖证书不仅是孩子自信的积累、经验的丰富,也可作为孩子科技特长评定的参考依据。
3 科技特长阶段 孩子12-15岁左右,初中时期7-8年级,要多参加考级和竞赛相关的项目。这个时期,规划上主要为初升高综评做准备,途径是通过参加综评和白名单赛事并获奖,初三之前拿到具有含金量的赛事证书。
通过软硬件结合的编程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知识的学习,激发创新意识,培养学生真正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这也匹配创新课题的要求。
目标是荣获国际、国内权威专业赛事的国家级证书。想培养孩子成为科技特长生,家长就应该提早进行竞赛路径规划,在小学阶段要开始合理规划时间定制竞赛方案。比如参加并取得教育部白名单顶尖赛事等,权威赛事的国家级证书,以保证更有效率的竞赛成绩,来面对科技特长生的选拔。我们主张“以赛促学、以考促学”——比赛和考试可以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,同时也能通过结果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,帮助他们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节奏,进而决定是否继续学习以及如何规划。
06.科技特长生真的有用吗?
科技特长生在升学方面确实具有显著的优势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升学全节点助力:
小升初:科技特长生在小升初阶段有机会入选初中名校科技专题班。
中考:科技特长生可以走科技特长生招生通道升入重点高中。
高考:科技特长生通过参加强基计划等特殊类型招生,增加通过率,甚至可以直接保送至顶尖高校。
特殊招生政策:
科技特长生享有特殊招生政策,需要在科技领域获得特定比赛奖项,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等。
提前录取机会:
一些高校会设立提前批次录取,专门针对在某些领域有特长或特殊才能的学生,科技特长生如果具备出色的科技成果和竞赛经历,有可能被这些高校提前录取。
拓宽升学渠道:
科技特长生的身份让他们在选择升学路径时拥有更多的选择,不仅可以参加常规的中考、高考,还可以通过参加高校或中学的特长生选拔,甚至直接被推荐入学。
提升科技素养:
科技特长生在培养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的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,这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,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综上所述,科技特长生在升学方面确实具有多方面的优势,不仅能够获得更多的升学机会,还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07.科技特长生招生类有哪些呢?
科技特长生招生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: 1. 科技创新:涉及科技创新项目,如发明创造、科技论文等。 2. 信息学编程:包括信息学编程训练经历和相关竞赛成绩。 3. 机器人:包括机器人相关的竞赛和项目,如VEX项目。 4. 航空航天科技: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活动和项目。 5. 无人机:包括无人机相关的多旋翼飞行和固定翼飞行项目。 6. 无线电测向:涉及无线电测向相关的技能和活动。 7. 科技创新课题研究:包括参与科技创新课题的研究。 8. 科技制作:涉及科技制作和模型制作项目。 9. 科技小论文:撰写科技相关的小论文。
这些类别旨在评估学生的科技特长和创新潜质,为他们提供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。
08.科技特长生的培养途径有哪些? 科技特长生的培养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 1. 学科竞赛和认证 参加各类科技竞赛,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、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,这些比赛是选拔科技特长生的主要途径。 获取非专业级别的软件能力认证,如CCF CSP-J/S。 2. 技能培养 3. 编程:学习编程语言,设计和开发应用程序、网站和游戏,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 4. 机器人制作:学习电路设计、机械原理和编程,设计和制造各种机器人,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。 5. 3D打印:学习3D建模和打印技术,设计和制造各种三维模型,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设计能力。 6. 人工智能:学习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知识,开发各种人工智能应用,培养算法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。 7. 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支持 学校可能会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科技创新成果,推荐优秀学生作为科技特长生。 部分高校会针对具有科技创新成果的考生进行自主招生,为选拔科技特长生提供机会。 8. 家庭教育的角色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,发现孩子对科技的热爱,并给予支持和鼓励。 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,如科学实验器材、编程软件、电子书籍等。 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,解决实际问题。 通过这些途径,科技特长生可以在多个层面上得到发展,不仅在学术上有所成就,也能在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上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升。